有人說模特靠臉吃飯,有人說模特是衣服架子。在T臺閃耀的燈光中,她們是美的代言人。但想要成為超模,卻注定要復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!
小編曾見過許多希望在T臺上展現自己魅力的學生,懷揣著成為模特的夢想,最后選擇了服裝表演專業(yè)。
但想要成為模特,身高、骨骼形態(tài)、頭身比例、上下身差、肩寬、三圍等等,一絲一毫都是做不了假的。僅僅是自然條件,就已經淘汰了太多的考生。
相比于身高、身材的精準化,長相的測定則比較主觀。“臉型一定要小,其實,小模往往要求符合時下審美、長相標準,但大模更注重‘個性’,要有記憶點,讓人能夠記住。”
硬件能夠達此標準已實屬不易,但專業(yè)模特不是“花瓶”,表現力也極為重要。藝考面試時,不僅要考察學生的才藝,還得考察肢體協調性、樂感、造型能力等方面。
在學習期間,模特們必須學會穿高跟鞋,十幾厘米的“恨天高”,很多人站都站不穩(wěn),她們一穿就是一天,磨破、抽筋都是家常便飯。
站墻是最基本的訓練,頭、肩、后背、腳跟、膝蓋窩要呈一條直線,緊緊貼墻,聽著簡單,但很多人連10分鐘都堅持不住,模特們一站就是一小時。
每走一步,都要注意自己肩晃動的幅度、擺臂的高度、腰部是否用力、胯部位置、腳步大小。就連坐著都要保持上身和腿部呈直角,腰部要用力保持直挺。
對于觀眾來說,T臺模特走的越輕松越自然越好看,但這種‘輕松’源自于模特對自身每塊肌肉、每個關節(jié)的靈活控制,而這需要大量的基本功做支撐。
比起繁重的訓練,或許最讓模特痛苦的是減肥。往往半個月就會有一次量體,為了保持身材,節(jié)食仍然是大部分模特的第一選擇。
跨過“高門檻”,正式成為服裝表演專業(yè)的學生僅是成功第一步,繁重的專業(yè)訓練隨之而來。進入大學后,除了和其他專業(yè)相同的通識課外,還有大量的專業(yè)課,不僅包括T臺表演、形體等傳統意義上的‘模特課’,還要上舞蹈、化妝、服裝美學等五花八門的專業(yè)課。
除了教室,各種大小秀場、比賽是模特們最好的“課堂”。那條12米長的T臺,承載了無數模特的血淚和夢想。
新面孔模特陳曦,年僅22歲,卻已經成為T臺上的秀霸,在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上,共斬獲8場大秀,參與過《Vogue》、《 WWD》 、《嘉人》等雜志封面拍攝。
在采訪中說:“走秀時最害怕的應該就是摔倒吧,我真的摔倒過,在tommy hilfiger 的秀場彩排時,很痛,第二天完全紫掉,但我還是得穿著高跟鞋鎮(zhèn)定自若地走完了。
還有一次,在秀場后臺拍攝花絮崴了腳,那個秀場很大,當時覺得沒什么,就堅持走完了,結果晚上疼得睡不著覺,抱著腳就那樣忍了一晚上。”
新面孔模特陳園園在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上,共斬獲7場大秀。在寒冷的紐約,她每天背著高跟鞋和本子走遍整個城市,跑無數casting,肩膀磨出了繭子,腿都快要跑折了,才拿下了國際走秀Rick Owens的機會。
對于T臺上有哪些辛酸的故事,她灑脫的說:“有付出才會有回報,很多事情不覺得辛酸,但說出來就會很心酸,讓大家看到最自信,最帥氣的自己就可以啦!”